國際電信聯盟(ITU)和3GPP從速度、頻譜和通信延遲方面更新了5G的特性和規定標準,而且這些標準都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確定。
當地時間周日,在巴塞羅那舉辦的華為數字化轉型論壇(Digital Transformation Forum)上,ITU無線電通信管理局主任弗朗索瓦·蘭西(Francois Rancy)在5G創新峰會上表示,5G的主要特性和規定標準最后都將在今年11月的第5研究組會議上正式批準。
在當前的“國際移動通信(IMT)-2020”技術性能規定中,5G網絡必須能夠達到20Gbps下行和10Gbps上行峰值數據速率;同時要求其用戶體驗數據速率達到100Mbps的下載速度和50Mbps的上傳速度;對于增強型移動寬帶,延遲時間最大為4毫秒;對于高可靠低延時通信設備,其低延遲性需達到1毫秒。
5G網絡還必須能夠使得其最大移動速率對行人而言在0千米/小時到10千米/小時之間,對車輛而言,這一速率要在10千米/小時到20千米/小時之間,對高速交通工具而言,這一速率在120千米/小時到500千米/小時之間;且5G連接密度要達到每平方公里100萬個連接設備;下行峰值頻譜效率要達到30bits/Hz,上行峰值頻譜效率要求為15bits/Hz,區域通信量要達到每平方米10Mbps。
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所首席技術官劉光義(Liu Guangyi,音譯)表示,中國電信已經計劃在各地與多家公司開展5G的實地試驗,其中與華為的合作點在成都和上海,大唐移動和愛立信在北京,諾基亞在杭州,中興通訊在廣州。
此外,其第二期5G試驗將使用3.4--3.6Ghz頻段,使用100MHz的載波帶寬,并使用128天線的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(MIMO),同時中國移動也將在其今年的4G網絡中引入3D MIMO。